时间:2017-11-28 10:00:25 会员:ljbeyond 阅览:2217次
《七十七天》,羌塘:找回失去的自己,羌塘太大,我所做的仍微不足道。
路程:
行程大概77天时间,行程1400多公里,途中湖泊、山峰众多,以下为主要的经过地点。
界山达坂(海拔5192米)—邦达错(海拔4951米)—饮水河(海拔5002米)—普尔错(海拔 5072米)—羊湖 (海拔4809米)— 耸峙岭(海拔6370米)—胜景河(海拔4880米)—朝阳湖(海拔4764米)—旭光湖(海拔4937米)—若拉错(海拔4871米)—多格错仁强错(海拔4805米)—天台河(4860米)—向阳湖(海拔4886米)—桃湖(海拔4890米)— 鲸鱼湖(海拔4816米)—花土沟(海拔约2900米)
天气:
旅程时间跨度,从4月至7月,有节气上的变化。相同节气,东部雨水比西部多一些。羌塘温度每日温度最低点在日出前半小时,最高温度通常在下午4点至8点。一天当中,白天温度受外界影响很大,基本上都在0℃上,季风猛烈,沙尘大。而夜晚则是常年冬天,4月的夜间温度大约在-10℃至-25℃间。
旅程的后期,进入雨季,天气变化频繁,有降雪、冻雨等,夜间温度大约在0℃至-10℃,白天温度变化也很大,最高可达25℃。整个旅程中,前期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,后期湿度比较大,同时身体摄入热量较少,感觉比较冷。
食物:
水是此次行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,数次遭遇断水。饮用水主要依靠地表水、矿水(轻度盐碱水和泥沙水等)、融化雪水。雪水和矿水各占40%,地表水占20%。此行带了8.6升93号汽油,主要用于烧水。化雪极耗汽油,所以在雪和轻度盐碱水同存的情况下,多数会选择后者作为水源。
由于是推行,可携带重量有限,食物已精简到最少。同时,在羌塘体力耗费较大,每日摄入热量至少要在5000大卡,所以携带的食物要相对比较轻便。携带食物总重量在100斤左右。主要携带的是糌粑(50斤)和压缩饼干(25斤)。此外还有一些辅食,包括大蒜4.5斤、酥油4斤、花生米4斤、盐2斤、麦片2斤、紫菜1.5斤、辣椒粉1.5斤、奶粉1斤、白糖1斤、茶叶1斤、巧克力0.5斤、虾皮0.5斤、调料包0.5斤。
时间摄入食物及效果
1—45天:每天摄取的热量在1400大卡左右,基本上是200克糌粑和125克压缩饼干,同时辅助一些汤料。不过在这种情况下,下午4点以后就比较乏力。
45—51天:每天摄入250克糌粑和175克压缩饼干,体力较为充足。
52—63天:这时期的摄入失控,有时干吃糌粑粉都能吃掉半斤,如同零食一样。
64—74天:这段时间每天热量摄入不足800大卡,已经少于身体基本新陈代谢的需要。
相关提示:
在这次行程中,主要能量摄入是依靠碳水化合物,全程没有吃肉,只吃过一次蔬菜(意外获得补给),补充微量元素主要依靠药物。如果条件允许,还是可以携带一些肉类,可以补充脂肪,增强抗寒能力和耐力。类似花生米一样的零食不建议携带。
衣物:
羽绒服(无品牌):超轻款,充绒90克,非防水防风面料,前50天主要穿着,效果比较好。第50天湿透,无法再穿,建议购买有防水功能的羽绒服。
冲锋衣(仿制品):购买时比较仓促,面料不好,在羽绒服损坏后穿着,抗磨损性能还可以。
探路者冲锋裤:轻便型,全程穿着,能够兼顾不同天气。不过由于气候恶劣、盐碱腐蚀,材料明显老化,第18天,防水贴条开始脱落。
抓绒普通加厚型,全程穿着,感觉不错,建议配备。
内衣:天气总体干冷,对排汗要求并不高,普通内衣即可,需备用两套。
探路者登山鞋:在使用前已经穿着4个月,防水、舒适,质量不错。全程都穿这双鞋,但是由于无备用鞋,
加上盐碱腐蚀,第27天鞋面出现裂缝,导致后来双脚受损。如果有条件,一定要买质量好的登山鞋,并能带上备用鞋。
洞洞鞋:轻便,过河时多次使用。
袜子:一双普通厚袜,四双迪卡侬徒步袜,后期磨损严重,基本是光脚走出无人区。
手套:此行主要以推行为主,手套配备了八双。一双薄抓绒,一双军用厚手套,一双无品牌手套,五双白纱手套。抓绒手套防风保暖比较好,军用厚手套主要是后期使用,质量还可以。
雪套:一次未使用。雪大戴雪套也走不动,雪小戴雪套累赘,过河戴雪套还不如赤脚。
抓绒帽:全程昼夜使用,头部防风保暖很重要。
遮阳帽:路途中丢失,建议携带,可遮挡强烈日照辐射。
护膝:超市购买的普通型,棉质地,效果很好。
护腕:一双连指型,全程穿戴,效果不错。
救生毯:用过两次,效果比较好,但是不耐用。
魔术头巾:大部分情况下用来擦拭汗水。
相关提示:
根据行走经验,觉得最大失误是没有带双备用军胶和外裤,冲锋衣质地不够好,袜子携带数量太少。如果驾驶越野车深入羌塘,自身热量少,衣服要加厚,不然会很冷。
装备:
美利达公爵自行车:入门级山地车,由于以推行为主,使用已足够。
尼康D80相机:几年来的出生入死,此次更证明了经典。只要镜头利用得当,和高级镜头之间并没有不可想象的差距。如果想大幅输出展览,特殊摄影,镜头越牛越好,最好全幅CCD。
佳能HF100DV:家用高清始终是鸡肋。
MSR耳语者油炉:省油、轻便、易维修,十分经典。
HW1.5层单人帐:专为特殊环境设计,缺点是结露严重。质量超乎想象,全程帐杆无弯曲,帐布无破损,但防水胶条皆松脱。
DOITE防水驮包:防水面料皆易在低温下脆化,相对来说,价格便宜的DOITE驮包稍加改装足以胜任羌塘恶劣环境,包括DOITE车首包。
太阳能板:尽量自己组装,减少功率损耗,但要有点基础电工知识。
熊猫10×25MM望远镜:望远镜的品牌要求不是那么高,不过要注意镜头畸变、边缘成像、通光量、倍数、分辨率、视场等。
Nalgene水杯:质量不错,一个好的水杯比水袋还重要。特殊环境下,广口比窄口好,透明比非透明好。
Therm-a-rest防潮垫:舒适性和保暖性并未有很大感触。但一个好防潮垫最大的问题是,质量太好了,一次艰苦的旅行结束后舍不得丢弃轻装行。
FenixLD20手电:体积小,营地照明省电,强弱光兼备,照明防身兼备。从实用角度看,要比头灯重要。
Point铲子:强力推荐,这款铲子只有500多克,可当刀斧,紧急情况下有效防身。缺点是铲面小,煎鸡蛋都得小心,只适合土木工程不大的旅行。
LED打火机:从性价比、功能性角度来说,它都是无敌的。尽量在高海拔县城购买,要磨轮的,此行带了八个,剩两个出来。
迪卡侬指南针:任何情况下都要带个传统指南针,电子罗盘不可靠。
6MM登山辅力绳加主锁:在减轻负重前提下,一根6MM登山辅力绳足以保障你的安全,若懂些绳索知识,仅配合一把主锁,会让弱者变成强者。
组合钳:必须携带,尽量优化修理工具,功能重复会增加重量。
12V电压表头:现代电子产品都是集成芯片,坏了就坏了,要么就是线路问题,一个电压表头足以排查线路,如果和太阳能配合,电池充满了一测就知道,省去大量充电电路管理。
各种小仪器:能够用于采集些气候、水文等信息等。
相关提示:
装备跟个人习惯、线路有关,仅供参考。一些装备可以稍加改装,性能更好,没有什么装备是特意为旅行量身定做的。特殊领域必须专业装备,尽量选择知名品牌质量更好。
防范动物:
在羌塘行走,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野生动物。羌塘主要需要防范的动物,包括狼和棕熊,这次我都遇到过。此次旅行中没有见过狼群,而且遇到狼的时候大多是对峙的情况。只要让狼意识到你不会带来危险,它们很少主动攻击。熊是会伤人的,这次旅行遇到五次,同遇到狼一样,不要恐惧,尽量自然行走。
不过我这次经验并不能代表所有,尽量还是需要携带防身的装备。这次只带了鞭炮和辣椒水,但是都没有派上用场。鞭炮过河时浸湿了,辣椒水都没打开过。(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辣椒水,很多动物靠嗅觉防生,毁坏了嗅觉就等于“杀”了它。)晚上宿营没有做过特别的防范,白天行走时候随身会带上小刀,但是也没有使用过。